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快捷登录

关闭

CSDN热搜

活动 交友 discuz
首页 家谱文化 家谱文化 家谱旧事

家谱旧事

0
回复
780
查看
[ 复制链接 ]

41

主题

41

帖子

141

积分

超级版主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141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 小时候,一到冬天,是我们做小孩开心的时候。冬季,天暗得早,母亲早让姐姐们生好一盆碳火,不大的房间就热乎起来。吃完饭,我们小的就爬上床嘻闹开来,我最盼望母亲快些忙完,坐到床边,一边纳鞋或是补衣,一边讲些故事。
      母亲说,我村里临江李家是大户人家,从前祖上的大屋是出了名的,屋多大呢?母亲说她听上一辈人讲,光建那“启砧堂”就请三百多个木匠足足干了三年,那房子是七进七重,池塘建在后屋内,大门有三尺高,小孩没有人抱,出不了门,可惜在光绪年间一把火烧了。
       对这些事,我听得出奇,便要刨根究底,问这么大的屋怎样做起来的?如何被火烧了之如此类的问题,母亲经不住自己问,就说你去问国兴公吧。
       国兴公,是我没过五服的同族叔公,也是我们后来当时村里一个最令小孩喜欢的老人,他的肚子里有数不尽的三国西游故事,每到夏天晚上纳凉的时候,他趟在竹摇椅上,讲桃园三结义,讲三英战吕布,薛丁山征西,直讲到月亮西沉,小孩子才从各人的家长的催促下恋恋不舍的回家睡觉。

       祖上的故事令我充满了好奇和渴望,可小孩胆小,一直不敢去问国兴公。直到我后来读大学,一个暑假,国兴公突然找上门,没头没脸对我讲。
     “临江李家谱没了,你是临江李家第一个大学生,能重修临江李氏族谱就好!民国36年我参修过家谱,现在我已经老了,有人重修家谱就好!”
       大学毕业后,我回到家乡小镇中学教书,节假日回到家,村上的人只是忙,自己与国兴公老人谈得最多,每次聊天,老人都要提到祖上之事,讲着讲着,就会自言自语起来:“我临江李氏,肇源陇右,乃大唐太宗李世民之第四子李恪之后,北宋道祖,磨刀立基,樱川分支,明初至于临江,先人荜路篮缕,迨至杏荣公,家渐殷实,后竟为巨富,又传杏荣太婆,延三百木匠三年营造“启贤堂”大屋,其为人济贫恤弱,儿孙谦让,一时远近闻名,故百年来,以富而乐善者闻于闾间。”
      那时,对这些文诌诌的言辞,我懵然不知,更不知出自何书?况且,自己正年少气盛,满恼子的黑格尔、叔本华,对老人的嘱托心里有些不以为意。我只是礼貌笑笑,未置可否,心里想:“修家谱,搞这些封建东西,有什么意义?”
        
     九二年九月初,从乡下前往上海读书,过县城,宿族叔家。他家临河,当夜,叔侄二人,论家乡发展,族里亲行种种情事,时忧时喜,不觉秋月偏西,脚下沙田河,波光鳞映,远处水烟浩淼,近处蝉声一片……

        上世纪九十代初,乡间不法之徒横行,专盗古墓、贩古董以谋利,一时盗墓之风盛行。那时国兴公已有上八十,常常忧虑太公太婆诸先人坟墓,遭人盗挖。九三年暑假,国兴公带我钻林过刺,爬山越岭,寻找先人坟茔。年深月久,又无家谱可参,茫然无着,终不能遂意,两人山上爬了一天,终于见了三处先人茔。可惜一处明初下葬的,已遭盗,碑石东倒西歪,老人先磕三下头,东转西转,寻到半截墓碑,便伏在地上,手擦去青苔,看到时断时有的碑文,便大声道,“记得,这是太婆某某!下次扫墓,一定要重新修好!”
        临下山,老人累得坐在一棵松树下,又自言自语道:“我们祖宗的大屋是康熙年间做的,七重七进。宣统年间,我的周岁还在里面做的。……”

        光阴任苒,岁月如梭,天道不假,老人仙游,谱未重修。二00六年暑假,族叔彪从县城来,与我重提老人生前要修家谱之嘱托,至今不了了之,不胜吁嘘感叹,又告我说谱在他乡船滩辽里处,可愿一同前往寻谱?杨彪叔已退休,年过花甲,按古为老者,虽为干部多年,然朴素和霭,慨然任事。
   
       族叔年花甲,我亦不惑,他有心而我又有何难?遂同杨彪叔兄弟到船滩辽里,寻临江散失家谱未得。无可奈何,还家商定,先补国兴公所遗之简谱,作一瓜藤吊样简单家史,以存备忘,俟日后再作打算。
      前年秋七月夜,杨彪叔来电,称政府重视家谱史的修订,全县李氏准备统一修谱,吾临江李氏家谱应趁此机会重修,其兴奋之情溢之言表,自己亦为之欣慰。此事再三,终将如愿!亦可告慰先人在天之灵。
        想着这些意义渺茫的传统,那遥远的家乡,地图上针鼻大也没有,那些来来往往的故人与重重叠叠的往事,就越发沉重,就像无形的锚链,在茫然的时候,它就直挺挺拽一下你的心儿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